這個問題其實一開始是源自於以下的問題:
如果能選擇,
你會選擇能給你一百次感動的人?
還是給你一次心動的人?
這個前提問題的答案,根據不同的年齡好像會有不同的統計結果。
沒有公信力,也完全不謹慎的統計結果是:
26歲以下的人大多會選擇去追求心動,因為他們想要的是【我愛的人】。
他們認為,沒有心動,光有感動有甚麼用,只有感動的那不叫愛情,
更何況,感動比心動更容易獲得。
而26歲以上的人大多是選擇能給他一百次感動的人,這時候想要的漸漸是【愛我的人】。
他們認為,心動終會消逝,怦然終會歸於平穩,
在這年代,遇到願意為你做出讓你有一百次感動的事的人比遇到心動的人困難。
為什麼感動就不屬於心動呢?
能感動不就是因為有心嗎?
心動是不是一種電光石火一剎那擦出燦爛的感動?
而感動是不是一種強度比較低的心動?
是離題了......
對於執著於等待心動的人,相愛有時候很簡單,有時候很難。
只要兩個人心跳都亂了一拍,就是愛情的開頭。
如果再怎麼樣的溫柔、體貼、呵護和陪伴,
心跳始終平穩,等不到臉紅,那就成就不了愛情,
或者是說,那不是他們要的愛情。
擁有一段愛情,好難。
如果問這樣的人相愛、相處還是相守難?
也許他會回答相愛比較難。事實上,我也是這麼認為的。
愛情是一種感覺,而感覺這東西有夠抽象,
等待一個虛無飄渺的東西本來就是像在下賭注,也許一輩子都等不到開盅的那一刻。
相處似乎是講究做人技巧了,不是天生,是後天努力,沒那麼抽象,屬於具體。
以前聽人說相愛容易相處難很贊同,現在認為單純的相處並不難,
相愛後的相處與單純相愛比起來才是難的,
相愛需要的只是感覺,
相愛後的相處卻不只需要感覺,維持感情的熱度就屬於一種相愛後的相處。
那甚麼是單純的相處?甚麼是相愛後的相處呢?
具體點來說吧,單純的相處是朋友,相愛後的相處是情人,
對於朋友跟情人,設下的條件和容忍度是不是不一樣?
而相守,是相愛後的相處再多加一點點東西,例如堅持和適應對方。
你怎麼知道這樣的堅持是叫盲目還是收穫前必經的辛苦?
你怎麼知道這過程中的磨合叫做適應不是叫失去自我?
難的是相守,在結束以前你永遠也不會知道這樣是對是錯。
決定相守下的賭注比等待愛情更大,也需要更多的勇氣去面對現實。
相愛可以理想化,相守卻是把愛情現實化。
相信愛情的人問我,
真的有所謂理想和現實之間的平衡嗎?會不會那只是叫做降低自己理想的標準而已?
也許吧!我這樣回答。
維持初衷一直是很難的一件事,在愛過痛過傷過吵過後更難。
我一直覺得存在在這世界上就叫現實,
如果你不改變你的標準,那就是對方要改變他的標準了吧。
這樣的愛情,算是有達到你的理想嗎?
如果希望自己和對方都是能維持初衷的談戀愛並且幸運的能相守,
那應該就是所謂的天作之合?
但誰說理想就不可能實現呢?
如果你知道這就是你要的,你要的不是降低標準的愛情,
即使會再繼續跌跌撞撞,即使不知道會不會有實現的那天,
也別讓自己覺得委屈了自己。
- Mar 24 Sun 2013 14:32
相愛、相處抑或相守難?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禁止留言